• ISSN 1001-1455  CN 51-1148/O3
  • EI、Scopus、CA、JST收录
  • 力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统计源期刊

激波点燃粉尘的数值模拟研究

许厚谦 于强

许厚谦, 于强. 激波点燃粉尘的数值模拟研究[J]. 爆炸与冲击, 1994, 14(4): 289-297. doi: 10.11883/1001-1455(1994)04-0289-9
引用本文: 许厚谦, 于强. 激波点燃粉尘的数值模拟研究[J]. 爆炸与冲击, 1994, 14(4): 289-297. doi: 10.11883/1001-1455(1994)04-0289-9

激波点燃粉尘的数值模拟研究

doi: 10.11883/1001-1455(1994)04-0289-9
  • 摘要: 建立了用于模拟入射激波后可燃粉尘颗粒点火的一维非定常两相化学反应流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气固两相间的相互作用、粉尘颗粒的加速、加热和化学反应。粉尘颗粒着火前的化学反应用发生在颗粒外表面和内孔表面的非均相反应描述,颗粒内部的温度变化用一含有化学反应源项的非稳态热传导方程来描述,以颗粒外表面温度的突跃上升作为可燃粉尘颗粒点燃的着火条件。我们用该模型和PSIC方法,对由中等强度激波从纯气相传入煤粉-氧气混合物而引起的非定常两相流动现象,包括气固两相间的相互作用、粉尘颗粒的加速、加热以及点火过程进行了数值研究,计算了对应于不同载荷比、马赫数为4~5的入射激波后煤尘颗粒的点火延迟时间,分析了由于可燃粉尘颗粒的存在,入射激波及波后气固两相流动参数的变化规律。数值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符合较好。文中建立的模型和所用的基于PSIC算法的数值方法,用最自然的方式描述气固两相流动,即用连续流模型(欧拉方程)描述输运相(气相)的流动,用轨道颗粒模型(拉格朗日方程)描述分散相(颗粒相)的运动。用这种方法模拟含尘介质中激波后颗粒的点火是很有效的,它可以清楚地确定哪一个颗粒群最先着火,它的初始位置以及在整个点火延迟时间内
  • 期刊类型引用(4)

    1. 谢小龙,毕海普,雷伟刚,王开民,王凯全,邵辉. 基于MCS-CB的三通管内铝粉爆炸风险分析. 消防科学与技术. 2020(04): 456-459 . 百度学术
    2. 孙从煌,曲艳东,刘万里,翟诚. 点火条件对密闭管道内预混氢气/空气燃爆特性的影响. 爆炸与冲击. 2018(03): 622-631 . 本站查看
    3. 杜扬,李国庆,李阳超,齐圣,王世茂,王波. T型分支管道对油气爆炸压力的影响. 爆炸与冲击. 2017(02): 323-331 . 本站查看
    4. 魏雁昕,李宝星,翁春生. 分叉管内爆轰波传播特性实验研究. 航空兵器. 2017(02): 49-5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6)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178
  • HTML全文浏览量:  133
  • PDF下载量:  60
  • 被引次数: 1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1994-10-01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