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001-1455  CN 51-1148/O3
  • EI、Scopus、CA、JST收录
  • 力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统计源期刊

50t科学爆破振动的衰减特征及地形效应

刘爱文 俞言祥 付长华 吕红山 陈鲲 赵纪生 周正华 王伟

刘爱文, 俞言祥, 付长华, 吕红山, 陈鲲, 赵纪生, 周正华, 王伟. 50t科学爆破振动的衰减特征及地形效应[J]. 爆炸与冲击, 2010, 30(1): 21-26. doi: 10.11883/1001-1455(2010)01-0021-06
引用本文: 刘爱文, 俞言祥, 付长华, 吕红山, 陈鲲, 赵纪生, 周正华, 王伟. 50t科学爆破振动的衰减特征及地形效应[J]. 爆炸与冲击, 2010, 30(1): 21-26. doi: 10.11883/1001-1455(2010)01-0021-06
LIU Ai-wen, YU Yan-xiang, FU Chang-hua, CHEN Kun, ZHAO Ji-sheng, ZHOU Zheng-hua, WANG Wei, . Attenuationcharacteristicsandtopographiceffectof ascientificexplosionwith50texplosive[J].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10, 30(1): 21-26. doi: 10.11883/1001-1455(2010)01-0021-06
Citation: LIU Ai-wen, YU Yan-xiang, FU Chang-hua, CHEN Kun, ZHAO Ji-sheng, ZHOU Zheng-hua, WANG Wei, . Attenuationcharacteristicsandtopographiceffectof ascientificexplosionwith50texplosive[J].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10, 30(1): 21-26. doi: 10.11883/1001-1455(2010)01-0021-06

50t科学爆破振动的衰减特征及地形效应

doi: 10.11883/1001-1455(2010)01-0021-06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刘爱文

Attenuationcharacteristicsandtopographiceffectof ascientificexplosionwith50texplosive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LIU Ai-wen
  • 摘要: 对药量达50t的科学爆破开展了流动强震观测,包括爆破振动的衰减观测和地形效应观测。在分 析此次爆破强震记录的基础上,利用萨道夫斯基公式分析了垂直向峰值速度和加速度的衰减规律,爆破地区 为中等强度的层状岩石且当地地形沟壑纵横是此次振动能量衰减较快的原因。通过离散小波变换分析(db8 小波基函数)得到了此次爆破振动能量的时频分布规律,随着爆心距的增大,爆破振动能量集中的频率减小而 振动的持续时间则相对增加。根据中国地震烈度表,在近爆心区振动烈度可以达到Ⅶ度,然而相对于天然地 震的烈度衰减,爆破振动烈度的衰减较快。通过比较一个高14m 山包的不同位置的强震记录,分析了此次 爆破振动的地形效应。由于山包的聚焦效应,山顶的加速度峰值是山脚的2.4倍,且地形效应对某频率段内 的振动有选择的放大,该频率段与山包的大小和高度有关。振动轨迹图显示,随着高度的增加,山体的侧向摆 动和转动逐渐增强。
  • 期刊类型引用(9)

    1. 单仁亮,宋永威,白瑶,张凌智,周桐,张书鹏. 基于小波包变换的爆破信号能量衰减特征研究. 矿业科学学报. 2018(02): 119-128 . 百度学术
    2. Hong Zhou. Review on the study of topographic effect on seismic ground motion. Earthquake Science. 2018(02): 110-116 . 必应学术
    3. 李学政,王敏超. 小当量地下爆炸的质点速度模型. 爆炸与冲击. 2017(05): 899-905 . 本站查看
    4. 陈学良,高孟潭,孙为国,李铁飞,鄢兆伦. 龙祠地震台毗邻的麦圪岭小山地形对背景噪声的影响.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2015(02): 331-348 . 百度学术
    5. 付波,胡英国,卢文波,陈明,严鹏. 岩石高边坡爆破振动局部放大效应分析. 爆破. 2014(02): 1-7+46 . 百度学术
    6. 胡八一,陈石勇,谷岩,刘宇,刘仓理. 隔振沟对爆炸塔周边地表振动的影响. 爆炸与冲击. 2012(06): 647-652 . 本站查看
    7. 李学政,张诚鎏,刘文学. 封闭爆炸近场地震纵波及横波质点速度模型. 爆炸与冲击. 2011(02): 196-203 . 本站查看
    8. 柴修伟. 不同炸药性能对爆破振动效应的影响. 爆炸与冲击. 2011(05): 548-552 . 本站查看
    9. 陈鲲,俞言祥,高孟潭,吕红山. 考虑震源破裂过程的青海玉树地震震动图研究. 中国地震. 2011(01): 56-64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11)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610
  • HTML全文浏览量:  114
  • PDF下载量:  259
  • 被引次数: 20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0-01-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