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001-1455  CN 51-1148/O3
  • EI、Scopus、CA、JST收录
  • 力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统计源期刊

管道内一氧化碳和空气预热混合物的爆燃特性

张良 魏小林 余立新 张宇 李腾 李博

白春华, 丁(忄敬). 复合推进剂的冲击波起爆和爆轰过程研究[J]. 爆炸与冲击, 1989, 9(3): 199-205. doi: 10.11883/1001-1455(1989)03-0199-7
引用本文: 张良, 魏小林, 余立新, 张宇, 李腾, 李博. 管道内一氧化碳和空气预热混合物的爆燃特性[J]. 爆炸与冲击, 2010, 30(2): 191-196. doi: 10.11883/1001-1455(2010)02-0191-06
ZHANG Liang, WEI Xiao-Lin, YU Li-Xin, ZHANG Yu, LI Teng, LI Bo. Defla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preheated CO-air mixture in a duct[J].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10, 30(2): 191-196. doi: 10.11883/1001-1455(2010)02-0191-06
Citation: ZHANG Liang, WEI Xiao-Lin, YU Li-Xin, ZHANG Yu, LI Teng, LI Bo. Defla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preheated CO-air mixture in a duct[J].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10, 30(2): 191-196. doi: 10.11883/1001-1455(2010)02-0191-06

管道内一氧化碳和空气预热混合物的爆燃特性

doi: 10.11883/1001-1455(2010)02-0191-06
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2006AA05Z253)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GCX2-YW-321)

Deflagr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a preheated CO-air mixture in a duct

  • 摘要: 为了安全回收煤气余热,实验研究了不同初始温度下的一氧化碳和空气混合气体在设置障碍物的管道中的爆燃特性。测量了爆燃压力和火焰速度,分析了化学当量比和温度对爆燃的影响。结果表明:爆燃压力和火焰速度在障碍物段快速提高;一氧化碳当量比为1.1时爆燃的强度最大;初始温度升高后,压力提高逐渐减缓,最大火焰速度下降,但仍大于550m/s,传播时间先快速增加后平稳。 更多还原
  • 期刊类型引用(4)

    1. 魏小林,李腾,陈晴晴,刘迪,王曜,吴东垠,李博,张良. 氧气转炉煤气全干法显热回收系统中CO爆燃与防爆研究. 力学学报. 2023(12): 2796-2806 . 百度学术
    2. 罗振敏,刘利涛,王涛,张江,程方明. C_2H_6、C_2H_4、CO与H_2对甲烷爆炸压力及动力学特性影响. 工程科学学报. 2022(03): 339-347 . 百度学术
    3. 金潮,郑建国,张文宇,游国强,杜旭红. 复杂工况下可燃气体爆炸特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安全、健康和环境. 2016(04): 1-4 . 百度学术
    4. 刘原一,朱轶铭,熊英莹,王学斌,谭厚章. N_2/CO_2气氛对CO/H_2爆燃特性的影响. 燃烧科学与技术. 2014(05): 383-38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8)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5514
  • HTML全文浏览量:  387
  • PDF下载量:  1272
  • 被引次数: 12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0-03-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