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001-1455  CN 51-1148/O3
  • EI、Scopus、CA、JST收录
  • 力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统计源期刊

基于小波包技术的爆破地震效应计算模型及安全判据研究

陈士海 魏海霞 张安康 茅晓辉

吴栩霆, 王振, 周航, 张国凯, 李硕标. 不同冷却方式下高温混凝土的动态力学特性[J]. 爆炸与冲击, 2025, 45(1): 011001. doi: 10.11883/bzycj-2024-0097
引用本文: 陈士海, 魏海霞, 张安康, 茅晓辉. 基于小波包技术的爆破地震效应计算模型及安全判据研究[J]. 爆炸与冲击, 2010, 30(4): 377-382. doi: 10.11883/1001-1455(2010)04-0377-06
WU Xuting, WANG Zhen, ZHOU Hang, ZHANG Guokai, LI Shuobiao. Study on dynamic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high-temperature concrete with different cooling methods[J].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25, 45(1): 011001. doi: 10.11883/bzycj-2024-0097
Citation: CHEN Shi-hai, WEI Hai-xia, ZHANG An-kang, MAO Xiao-hui. Computationalmodelandsafetycriterionofblastingvibrationeffectbased onwaveletpackettechniques[J]. Explosion And Shock Waves, 2010, 30(4): 377-382. doi: 10.11883/1001-1455(2010)04-0377-06

基于小波包技术的爆破地震效应计算模型及安全判据研究

doi: 10.11883/1001-1455(2010)04-0377-06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778107)

教育部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项目(20060424002)

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项目

详细信息
    通讯作者:

    陈士海

Computationalmodelandsafetycriterionofblastingvibrationeffectbased onwaveletpackettechniques

Funds: 

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50778107)

More Information
    Corresponding author: CHEN Shi-hai
  • 摘要: 采用小波包分解和重构的方法,将复杂的实测爆破地震波速度信号转化为多个简谐波的叠加,将 爆破速度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动态响应问题转化为一系列简谐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响应问题。通过提出速度因 子的新概念并反映在爆破地震效应计算模型中,考虑了结构动态响应中瞬态响应的影响。同时爆破地震效应 计算模型中又融入了归一化的能量比例,在考虑爆破荷载频率的影响时仅需考虑占有相当能量比例的优势 频率的综合作用。然后,在该计算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爆破地震效应安全判据。该判据能反映出爆破 激励荷载作用下结构速度响应大小与结构特性、爆破荷载幅值、频率(包括多个优势频率)、持续时间及能量比 例等参数的关系。最后结合实际工程案例,通过使用基于小波包技术的爆破地震效应计算模型与时程分析 法,分别求解出速度响应幅值并将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可行性。
  • 期刊类型引用(4)

    1. 韩明海,刘闯,李鹏程,刘子涵,张先锋. 弹体高速侵彻花岗岩靶体的结构响应特性. 爆炸与冲击. 2025(01): 104-124 . 本站查看
    2. 薛颖杰,陈智刚,杨芮,崔晋,康彦姝,付建平. 椭圆截面弹体侵彻多层混凝土靶的数值仿真. 中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5(01): 35-44 . 百度学术
    3. 蒋腾,武海军,邓希旻,全鑫,董恒,黄风雷. 变截面弹体斜侵彻两层间隔钢靶弹道特性. 兵工学报. 2025(02): 192-207 . 百度学术
    4. 董恒,黄风雷,武海军,邓希旻,李萌,刘龙龙. 异形弹体高速侵彻/穿甲机理研究进展. 兵工学报. 2024(09): 2863-2887 . 百度学术

    其他类型引用(0)

  • 加载中
计量
  • 文章访问数:  2329
  • HTML全文浏览量:  69
  • PDF下载量:  196
  • 被引次数: 4
出版历程
  • 刊出日期:  2010-07-25

目录

    /

    返回文章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