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001-1455  CN 51-1148/O3
  • EI、Scopus、CA、JST收录
  • 力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统计源期刊

1988年  8卷  第3期

显示方式:
论文
弹塑性激波衰减规律的一种简便解法
李永池, 魏勇, 丁启财
1988, 8(3): 193-201.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193-9
摘要:
本文提出了一个求解弹塑性激波衰减规律的级数解法,给出了各未知量级数展式的通项表达式。同时给出了塑性激波后方弹性卸载区内的应力和质点速度分布规律。该方法简单方便,级数收敛得很快。
楔形杆中弹塑性波的一种渐近展开式
茹重庆, 王仁
1988, 8(3): 202-209.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202-8
摘要:
据我们所知,楔形杆中弹塑性波尚未有很好的分析方法。对弹性波有文献[1,2]等,其中文献[1]研究了圆锥壳轴向撞击的波动问题,发现楔形杆是其很好的近似,故后者的研究对圆锥壳具有重要意义。文中采用拉氏变换方法求得两种特殊情况下(波阵面和冲击端附近,的渐近解,而一般情形下的解未能得到。也有人用WKB方法讨论了类似问题,但仅限于波长很短的情形,局限性很大。另外,文献[5]用正则摄动法研究了楔形杆的自振问题。 本文针对楔形杆(和圆锥壳)的特点建议了一种渐近展开式,并求解了弹性波和弹塑性波问题,并与其他一些方法及其结果进行了比较。
粘弹塑性热点燃烧模型的冲击起爆理论
章冠人
1988, 8(3): 210-214.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210-5
摘要:
本文作者建议一种粘弹塑性燃烧模型作为冲击起爆的物理图象,并由此导出了著名的冲击起爆判据p~2=常数。
圆柱形有壳装药侧向飞散速度分布的预估
张寿齐
1988, 8(3): 215-221.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215-7
摘要:
对圆柱形有壳装药侧向飞散速度的分布,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预估方法,与实验结果有较好相符。这一方法是从装药侧面冲量分布出发,加以适当变换(经验修正),既比用HEMP程序计算来得省钱,也可象用HEMP程序计算那样适合多种起爆方式。为实用目的,文中还给出了侧向飞散最大速度值的估算方法。
用二维欧拉方法模拟滑移爆轰作用下金属圆筒的收敛运动
封加波, 苏林祥
1988, 8(3): 222-226.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222-5
摘要:
本文用二维流体-弹塑性欧拉编码对金属圆筒在滑移爆轰作用下的收敛运动作了数值模拟。文中考虑了起爆端对金属圆筒运动的影响,给出了圆筒自由面不同时刻的运动姿态和自由面速度随时间变化规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条形装药土中爆炸空腔发展过程的实验研究
龙源, 林学圣, 许连坡
1988, 8(3): 227-235.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227-9
摘要:
本文通过X光摄影观察无限介质(土)中条形装药爆炸空腔发展的高速现象。得到了实验条件下的空腔发展规律,分析了空腔发展过程中一些重要现象。实验表明:空腔发展符合幂函数规律:空腔运动过程受装药的传爆特征、空腔长径比和裂缝出现时间的影响、空腔最终形状与起爆端位置无关。
预裂爆破设计参数的理论分析
董振华, 周祖仁, 舒大强
1988, 8(3): 236-242.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236-7
摘要:
本文在分析不偶合装药爆破物理过程和动态冲击压力的基础上,研究了预裂孔的破坏型态;利用相应的破坏准则,推导了预裂孔临界和允许体积装药密度的理论计算式,并在总结已有的预裂成缝理论和实验成果的基础上,用裂断力学理论对成缝机理作了进一步探讨。考虑了岩体初始应力的影响,对裂缝扩展进行了定量描述,提出了预裂爆破炮孔间距的计算表达式。
YM-2膜式镱应力传感器及其动态压阻特性
陈雪芳, 马法成, 张若棋
1988, 8(3): 243-248.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243-6
摘要:
本文介绍了用纯度为99.95%的镱作原料,采用真空蒸发、沉积方式制成的低应力传感器。用100 mm压缩气体炮为加载手段,在0~3.4G Pa压力范围内对镱应力传感器进行了标定。
气炮用锰铜应力计
胡泽根, 吴光华, 曹述生
1988, 8(3): 249-254.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249-6
摘要:
本文介绍一种气炮用锰铜应力计测量系统,并给出了两种锰铜计的标定实验数据和曲线。
固体炸药爆轰温度的实验研究
韩成邦, 史慧生, 康淑芳
1988, 8(3): 255-260.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255-6
摘要:
用光电比色高温计测定了固体炸药TNT、Tetryl、PETN的爆轰温度及爆轰前沿和透明液体相互作用后的爆轰产物的温度。为了讨论实验误差,还研究了爆轰温度随密度的变化以及不同透明液体对爆温测量的影响。
一种以2~#炸药为主要成份的塑料粘结炸药
李秉仁
1988, 8(3): 261-266.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261-6
摘要:
2~#炸药[重(,,-三硝基乙基-N硝基)乙二胺]是一个零氧平衡的高能炸药。在2~#炸药中混入少量HMX,以氟橡胶粘结,以TATB、石墨和石腊组成的复合钝感剂来钝感,得到了撞击感度和摩擦感度较低的B-01炸药配方。配方组成为2~#炸药/HMX/TATB/氟橡胶/聚苯乙稀/石墨/石腊=70/22/4/2/0.5/0.5/1。 该配方的特点是冲击波感度很高,很容易用2mm直径的柔爆索起爆。其撞击感度与TNT相当(4%),摩擦感度低于14%,爆轰能量相当于PBX-9404,而且容易在低比压下制成不同形状,因此它适用于某些特殊用途的装药。
药孔与水压装药综合起爆拆除水塔的理论与实践
高育滨
1988, 8(3): 267-272.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267-6
摘要:
本文通过理论推导和工程实践,得出采用药孔与水压装药综合起爆拆除水塔的一般方法,着重讨论了起爆时差的计算问题。
台阶爆破破碎度的分布规律
栾龙发, 王文龙
1988, 8(3): 273-280.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273-8
摘要:
本文采用摄影方法在海州露天煤矿对台阶爆破破碎块度进行了测量。根据现场试验所获得的数据,通过多元曲线拟合处理,给出了二种岩石爆破破碎块度的分布规律。所得结论对控制和提高爆破破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聚能破甲效应(一)
梁德寿
1988, 8(3): 281-288. doi: 10.11883/1001-1455(1988)03-0281-8
摘要:
在园柱形装药远离起爆点的一端,如果有一空腔(如锥形空腔),就会有更多的爆炸能聚集,并产生大得多的破坏作用,人们称此为聚能效应。 聚能效应在二百年前已被发现,二次大战期间人们发现在炸药的空腔内衬一金属罩能大大提高其侵彻能力,并利用这一发现制成了反坦克火箭弹。从此,人们开始对聚能破甲进行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