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SN 1001-1455  CN 51-1148/O3
  • EI、Scopus、CA、JST收录
  • 力学类中文核心期刊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CSCD统计源期刊

2014年  34卷  第1期

显示方式:
动高压加载下锆基金属玻璃强度测量
俞宇颖, 习锋, 戴诚达, 蔡灵仓, 谭华, 李雪梅
2014, 34(1): 1-5.
摘要:
为了研究Zr51Ti5Ni10Cu25Al9金属玻璃的高压强度特性,进行了平靶冲击实验。采用反向碰撞方式,运用DISAR技术测量金属玻璃样品/LiF窗口界面粒子速度剖面,分析粒子速度剖面获得了37~66GPa压力范围锆基金属玻璃的屈服强度和剪切模量。实验结果表明,在上述压力范围金属玻璃的屈服强度和剪切模量均显示出一定程度的压力硬化效应,分析表明金属玻璃冲击加载波阵面剪应力衰减并非由损伤/破坏或温度软化等因素导致。
爆炸压涂制备铜涂层的性能
杜长星, 赵铮, 陶钢, 王金相
2014, 34(1): 6-10.
摘要:
利用爆炸压涂技术在铜基板上制备了较大面积的铜涂层,详细阐述了爆炸压涂技术的工艺。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了铜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涂层的厚度为280μm,用截线法在涂层的显微结构图上测得其孔隙率为约2%,利用显微硬度计测量了涂层的显微硬度hV0.05=114,还利用能谱分析测量了粉末和涂层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实验前后元素的组成成分基本没有发生变化。爆炸压涂制备的铜涂层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和致密性,铜粉末在形成涂层的过程中不会发生氧化现象。
炸药水中爆炸冲击因子的新型计算方法
胡宏伟, 宋浦, 王建灵, 郭炜, 徐洪涛, 金鹏刚, 任松涛
2014, 34(1): 11-16.
摘要:
针对水中爆炸冲击因子在近场范围内的一些不足,利用水中爆炸冲击波的最大峰值压力与正相冲量的乘积推导了冲击因子的表达式。通过水中爆炸实验,得到了几种典型炸药的冲击波参数及其相似方程。利用该公式计算了水中爆炸冲击因子及其装药指数,并与基于平面波的水下爆炸冲击因子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冲击因子中的装药指数n=0.5不仅适合所有以TNT为基本组分的炸药,也适合于RDX、HMX基的炸药。在修正冲击波形状的基础上,由峰值压力与冲量的乘积推导的冲击因子计算公式,从冲击波的毁伤作用的角度表述了水中爆炸冲击因子的物理意义,在计算近场冲击因子时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点火延迟时间对铝粉爆炸特性参数的影响
谭汝媚, 张奇, 张博
2014, 34(1): 17-22.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017-06
摘要:
为了研究装置点火延迟时间对不同浓度粉尘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的影响,以铝粉为介质在5L圆柱形爆炸装置中进行系列爆炸实验。结果表明:装置点火延迟时间对铝粉爆炸压力和压力上升速率有十分显著的影响,且存在一个最佳点火延迟时间,此时最大爆炸压力最大;随着铝粉浓度的增加,最佳点火延迟时间先增加后保持不变。最佳点火延迟时间下的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明显高于点火延迟时间固定为60s时的。相对粉尘不同浓度均采用固定点火延迟时间,不同浓度时采用最佳点火延迟时间,所测得的粉尘最大爆炸压力和最大压力上升速率明显符合实际。
巷道壁面与瓦斯爆炸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
马秋菊, 张奇, 庞磊
2014, 34(1): 23-27.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023-05
摘要:
通过物理机制分析,建立合理的巷道物理模型,并对燃烧爆炸反应模型中阻力系数CD和湍流特征尺度Lt进行修正,模拟实际巷道内壁粗糙情况对瓦斯爆炸传播过程的影响,为模型计算提供修正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巷道壁面条件对瓦斯爆炸过程有很大影响;CDLt越大,爆炸峰值超压越大;当CD=3、Lt=0.008时,模拟结果与实验值的偏差最小。
空心微珠/Al复合材料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和吸能特性
张博一, 王伟, 武高辉
2014, 34(1): 28-34.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028-07
摘要:
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plit Hopkinson pressure bar,SHPB)系统对空心微珠体积分数为0.4的空心微珠/1199Al复合泡沫在1 700~2 900s-1应变率范围内的动态压缩力学性能、吸能性能进行了研究,还利用SEM扫描电镜对压缩试件断口进行微观组织分析,与准静态条件下材料的压缩力学性能及压缩变形机制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空心微珠/1199Al复合泡沫是一种应变率敏感材料,与准静态结果相比,在高应变率下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和塑性应变有明显的增大,应变率硬化效应对复合材料的流动应力的影响明显大于应变硬化的影响。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和动态压缩变形机制存在一定差异,动态载荷作用下,空心微珠/1199Al复合泡沫内部空心微珠的压缩和基体材料的充填同时发生,组分之间具有良好的协调变形能力。
有效射流结构模式的数值模拟
侯秀成, 蒋建伟, 陈智刚
2014, 34(1): 35-40.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035-06
摘要:
应用LS-DYNA程序及示踪点信息后处理方法,将典型小锥角药型罩沿母线方向分为4段,研究其微元在炸药爆炸驱动下的运动规律及有效射流结构模式。射流形成并稳定后,将罩质材料按速度大小分为6段,得到各段结构组成模式。结果表明,有效射流高速段由药型罩顶部材料组成,次高速段及中速段由罩中部及中下部材料组成,靠近罩底部约0.25倍罩高范围内的材料不形成射流,有效射流段为初始材料微元的管状分层分布形结构。
胞孔构型对金属蜂窝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机理
胡玲玲, 蒋玲
2014, 34(1): 41-46.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041-06
摘要:
采用ANSYS/LS-DYNA有限元研究了具有不同胞孔构型和排列方式的金属蜂窝材料在面内冲击荷载下的力学性能。在蜂窝的相对密度和冲击速度保持恒定的情况下,比较了它们的变形模式、动态承载力和能量吸收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的胞孔构型导致在蜂窝压垮过程中胞壁的受力状态不同,从而影响蜂窝的宏观力学性能。根据胞壁的应力状态,可将蜂窝分为膜力主导蜂窝和弯曲主导蜂窝2大类。研究结果显示,蜂窝吸收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为变形所需的内能,并且膜力主导蜂窝的内能占总能量的百分比更大。胞壁的屈曲导致膜力主导蜂窝的应力应变曲线呈现较大的波动。膜力主导蜂窝在变形过程中其胞壁会耗散更多的内能,从而比弯曲主导蜂窝具有更高的动态承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
包覆板材料为陶瓷时平板装药的防护性能
李如江, 韩宏伟, 孙素杰, 刘天生
2014, 34(1): 47-51.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047-05
摘要:
运用口径36mm的精密成型装药实验,研究了等效厚度相同的碳化硅和氧化铝陶瓷平板装药的防护性能,并与包覆材料为钢的平板装药进行了对比。运用LS-DYNA3D软件,对平板装药与聚能装药的作用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实验结果显示,对于此结构的平板装药,碳化硅和氧化铝陶瓷平板装药使聚能装药侵彻能力分别下降了88%和82%,优于钢板的防护性能。数值模拟结果显示,陶瓷包覆板从边缘至中心依次出现断裂和粉碎现象,钢板与射流后部作用为断续干扰,而陶瓷板为连续干扰。
应力波与缺陷相互作用的宏观微观数值模拟
郭昭亮, 任国武, 汤铁钢, 刘仓理
2014, 34(1): 52-58.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052-07
摘要:
分别利用LS-DYNA3D有限元程序以及分子动力学方法,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次模拟在动态拉伸载荷作用下含有预置缺陷的薄板中的塑性区形成与演化过程,以及随之而来的动态失效行为。计算结果表明,动态加载下塑性区的形成是应力波与缺陷相互作用以及应力波与应力波相互作用的结果。宏观尺度的LS-DYNA模拟与微观尺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展现出相似的物理特征,即动态载荷下裂纹将萌生在缺陷边缘的前端,然后与缺陷边界连接,最终导致整体破坏。
砌体填充墙的抗爆性能
范俊余, 方秦, 陈力, 张亚栋
2014, 34(1): 59-66.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059-08
摘要:
为了揭示砌体填充墙的抗爆破坏机理,在野外实验中,测得了爆炸条件下砌体填充墙上的爆炸荷载及位移,得到了墙的抗爆性能、破坏模式以及碎片的飞散和分布情况。实验结果表明,墙体的破坏模式与荷载的大小有关,其破坏主要由灰缝的破坏引起。结合实验现象,采用分离式建模的精细化数值模拟方法,得到了不同荷载条件下裂缝的发展过程、墙体的边界条件对墙体的破坏模式的影响,确定了墙体不同破坏等级时的药量,进一步说明本文中数值模拟方法的合理性。
烤燃条件下HMX/TATB基混合炸药多步热分解反应计算
马欣, 陈朗, 鲁峰, 伍俊英
2014, 34(1): 67-74.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067-08
摘要:
采用多步热分解反应动力学模型,描述单质炸药热分解反应,提出了多组分网格单元计算方法,对以HMX/TATB为基的多元混合炸药在烤燃条件下的热反应过程进行了计算。通过炸药烤燃实验测量了炸药内部温度,获得了炸药点火时间,验证了计算的准确性。分析了混合炸药组成比例的变化对炸药热反应性能的影响。在HMX/TATB混合炸药热反应阶段,主要是HMX发生分解反应释放热量,TATB的反应量很少,随着混合炸药中TATB含量的增多,炸药的点火时间逐渐增长,点火温度逐渐增高,炸药热安全性增强。
内聚滑移爆轰加载下金属圆管压缩过程的工程分析
刘文祥, 谭书舜, 刘冠兰
2014, 34(1): 75-79.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075-05
摘要:
对内聚滑移爆轰加载下圆管压缩运动过程进行工程分析,分析解与数值模拟结果吻合。利用工程模型得到了不同管道参数(包括内径、厚度)下管道封闭所需要的炸药量和封闭时间表达式,可为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
基于爆能等效原理大型模爆器燃气爆炸冲击加载的数值模拟
张秀华, 张春巍, 段忠东
2014, 34(1): 80-86.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080-07
摘要:
运用非线性显式动力有限元程序LS-DYNA,基于多物质Euler算法,对TNT炸药和乙炔-空气混合气体两种爆炸源在自由大气场中爆炸产生的冲击波荷载特征参数进行数值模拟,比较两种爆源产生的冲击波压力传播规律。基于爆能等效原理,按超压相等的原则给出了气体爆炸名义比例距离计算公式。结果表明,基于Euler算法可以较好地描述乙炔-空气混合气体爆炸空气冲击波传播规律,爆炸压力随着距爆源距离的增大而迅速衰减,且两种爆源产生的冲击波超压峰值误差随着冲击波传播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小。采用名义比例距离公式修正后,气体爆炸与炸药爆炸冲击波计算误差可以得到有效控制。当爆炸冲击波超压小于0.5MPa时,可以采用乙炔-空气混合气体代替化学炸药进行模爆器内爆炸实验加载。
储液容器内液体晃荡的非线性动力学分析
李文盛, 赵友清, 贾善坡, 王凯, 谭继可
2014, 34(1): 87-92.
摘要:
基于非线性波动理论模型,求解储液容器内液体晃动的固有频率、模态及动力学响应问题。流体使用us-up状态方程,利用ABAQUS软件的自适应网格技术,建立储液容器液体晃动数学模型,通过施加水平简谐激励得到液体晃动的固有频率和模态,并与解析解对比,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然后,分析了矩形储液容器在多种激励作用下液体非线性晃动响应特性。
激波作用下含缺陷固体火箭装药的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郭攀, 武文华, 刘君, 吴志刚
2014, 34(1): 93-98.
摘要:
采用弱耦合方法对激波作用下固体火箭发动机含缺陷药柱的流固耦合相互作用进行数值模拟。其中非定常流场采用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坐标系下的二维可压缩Euler方程进行描述,并采用格心格式的有限体积方法对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对激波冲击作用下含装药裂纹的固体位移场采用时域间断Galerkin扩展有限元法进行数值模拟,并对裂纹尖端动态应力强度因子进行计算。结果表明:激波在固体火箭发动机内装药裂缝传播过程中具有反射、绕射等现象,表现出高度非定常非线性的特点;同时流固耦合相互作用使得裂纹尖端位移场以及应力强度因子表现出振荡效应。
退役单基药的冲击起爆特性
姜夕博, 饶国宁, 徐森, 姚淼, 马安鹏, 彭金华
2014, 34(1): 99-105.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099-07
摘要:
为了研究退役单基药的冲击起爆特性,参照GJB772A-97中卡片式隔板法实验方法,分别开展了退役单基药的连续爆速实验、冲击波感度实验及锰铜压力计实验,观测了其冲击起爆的爆轰建立过程,得到了临界隔板值以及临界起爆压力。在连续爆速实验中,隔板厚度为50 mm时,观察到了退役单基药反应冲击波不断增长的过程,并在90mm处转变为爆轰; 在冲击波感度以及锰铜压力计实验中,测得其临界隔板厚度为50~52 mm,临界起爆压力为1.35~1.49 GPa。对退役单基药的冲击起爆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合三种实验的实验结果,标定了其点火增长模型反应速率方程参数。
爆轰法合成纳米CeO粉末*2
韩志伟, 解立峰, 邓吉平, 解一超, 陈际洋
2014, 34(1): 106-110.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106-05
摘要:
爆轰合成过程中采用Ce(NO3)3·6H2O制备的可爆药剂,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合成的纳米CeO2粉末进行了检测,研究了起爆方式对于合成产物结晶化度、粒径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Ce(NO3)3·6H2O制备的可爆药剂,可以合成立方晶系的球形纳米CeO2; 提高可爆药剂的爆速,可有效降低纳米CeO2的粒径,得到球形化更好的纳米粒子。
自毁装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秦栋泽, 范宁军
2014, 34(1): 111-114.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111-04
摘要:
为了研究集束弹药自毁装置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分析和评价自毁装置设计,对自毁装置进行了理论抽象,建立了自毁装置安全性失效模型; 引入信息论方法,建立了抽象自毁装置顺序控制起爆信息输出量和顺序时间窗控制起爆信息输出量模型; 对典型的M85子弹药引信、XM1161引信、M230SD引信安全性及可靠性进行了分析。理论分析表明,M230SD引信安全性及可靠性优于XM1161引信、M85子弹药引信,与实验结果一致。
内部爆炸作用下钢筒变形过程的电探针测量技术
秦学军, 张德志, 杨军, 史国凯, 刘峻岭, 王惠, 熊琛
2014, 34(1): 115-119.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115-05
摘要:
为了研究圆柱形爆炸容器在炸药爆炸作用下的变形过程,设计了电探针测量内部爆炸作用下钢筒变形的方法。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行预估,在钢筒的中心进行了120g TNT和180g TNT当量球形装药下的爆炸加载实验,获得了爆炸不同时刻钢筒径向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电探针测量钢筒最大变形与实验后钢筒变形测量结果较好吻合。
抛投式机器人高过载弹射泡沫塑料的共振吸能特性
姜涛, 王建中, 施家栋
2014, 34(1): 120-124.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120-05
摘要:
针对抛投式机器人弹射过程中存在的高过载问题,使用缓冲材料对机器人进行减过载处理。讨论了缓冲材料在高过载情况下的吸能特性,根据抛投式机器人缓冲保护壳的结构和缓冲材料的性质,建立了单自由度支座激励系统数学模型,并对其系统固有频率和放大系数进行了分析。利用弹射器内弹道加速度测量系统测量了弹射器的激励曲线和机器人在缓冲材料作用下的响应。实验结果表明,当缓冲系统的固有频率与弹射器的激励频率接近时,系统产生共振,机器人所受过载增加。通过调整缓冲系统的参数,改变其固有频率,使系统放大系数小于1,避免产生共振。
起爆高密度TATB炸药的飞片速度阈值
吕军军, 曾庆轩, 李明愉, 周利存
2014, 34(1): 125-128. doi: 10.11883/1001-1455(2014)01-0125-04
摘要:
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合的方法研究了飞片起爆钝感TATB炸药的性能。设计了飞片可靠起爆钝感TATB炸药的起爆序列,利用全光纤位移干涉测速系统分别测出飞片可靠起爆和未起爆TATB炸药的速度,初步确定飞片起爆钝感TATB炸药的起爆速度阈值。采用DYNA2D程序对飞片起爆TATB炸药过程进行数值模拟,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符合。